您的当前位置是: 首页 - 记忆

我和《甘肃教育》四十年的不解之缘 作者 杨恭

发布时间:2020-08-19

我和《甘肃教育》四十年的不解之缘

白银市平川区教育局长  杨恭


《甘肃教育》四十周年大庆,社长和我约稿,起初觉得不敢有想法,但静下来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已经走过的半生光阴中,每每都与《甘肃教育》结缘,为什么不说一说呢?一方面对步入而立之年的《甘肃教育》送上祝福和恭贺,另一方面也把自己和《甘肃教育》四十年的情结进行记录。

《甘肃教育》杂志自1980年创刊,至今已经走过40年的光辉历程。当时的我,刚刚升上初中,还是一个初一的学生。初看起来,一个农村孩子的初中生涯和一个省的教育及教育杂志无法关联起来,但我依稀记得当年老师案头很多资料中也有《甘肃教育》这本杂志。尤其到了1983年,中考前老师们给我们搜集的时事政治资料很多来自于《甘肃教育》,做模拟考试卷时所参考的诸多资料也有着《甘肃教育》的身影。1983年7月,我考取了靖远师范学校,成了一名师范生,成了“甘肃教育”中的一员,和《甘肃教育》的缘分也起来越深。直至今天,我仍然是甘肃教育界的一员,仍然是《甘肃教育》杂志的忠实粉丝。

11.jpg

三年的靖远师范求学,规划了我的职业生涯,奠定了我的人生基础。记得班主任老师张冠中操着一口临洮方言,三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做一名合格的小学老师”!我们靖远师范83级一班的同学们至今觉得言犹在耳。那时的概念中,“师范”就是专业,中师生什么都学,中师毕业啥都得会教才行。不像现在专业精细化了,以至于语文老师不教数学,更不教音体美等。三年的师范生活,快乐而充实,留下了中师生的美好回忆,也成就了甘肃教育系统的优秀分子。国家助学政策让读普通高中的同学很是羡慕,从而也让自己优越自豪了二十多年。课堂学习之外,学校也有图书馆,当时《甘肃教育》杂志肯定是有的,但没《中国教育报》的影响力大。1985—1986学年里,我是班上的学习委员,班主任张冠中老师在我们订阅《中国教育报》时讲了很多励志性的话语,想来也是我现在说一说的源泉。

1986年8月,我刚满十八岁,成了白银市平川区的一名小学“全科”老师,在老家甘涝村小学教学三年,随后在乡中心小学工作十年,一直是乡中心小学的教导主任,经历了甘肃教育1986—1998年间的诸多大事,13年里,我也和《甘肃教育》杂志风雨相伴。这期间教师节、甘肃省“园丁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两基达标”等都是时代性很强的词语,帮助我不落伍的所有介质里就有《甘肃教育》这本杂志。这十三年里我从中师生到想着考大学再到参加兰州大学主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毕业,《甘肃教育》杂志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当时学校公用经费捉襟见肘,业务类杂志报刊订得很少,但《甘肃教育》杂志是年年必订的,教导主任负责报刊管理,记忆犹新。九十年代有一期封面是延安时期毛主席教小红军识字,扉页上是毛主席的“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题词,我在校园黑板报临摹了毛主席的这个题词,还有毛主席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让大山沟里的小学生知道了“毛体字”。所以,从内心讲,我很感谢《甘肃教育》杂志。其特点是内容丰富,既有政策解读,又有教法交流,作为一线老师,满心的都是敬畏,偶有投稿想法,可哪有胆子啊!

12.jpg

三十而立之际,1998年10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走出了小学教师行列,从乡长助理干起,副乡长、副书记、乡长、镇长、乡党委书记及区民政局长。一直到2014年5月初,我被任命为平川区教育局局长,走了一大圈的我,又一次成为了一名甘肃教育人。离开教育的十六年里,我虽然不是甘肃教育大家庭中的一员,但仍然经历着甘肃教育的变迁:办学主体从村乡变成县区、教育产业化、“两基”迎国检、任务式的学校撤并、大规模的学生进城及“陪读”等,让我不得不思考“教育怎么了”?直至2014年5月初,我又成了平川区教育局长。

在教育局长岗位上,也就有了和《甘肃教育》杂志社更多的业务来往。非常感谢杂志社两次派记者来平川区专题采访报道。2015年对平川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效和亮点做了专题报道;2019年又对五年的“全面改薄”项目实施情况做了专题报道。在《甘肃教育》杂志社主编的报刊发行中我们也全力推进,每年在报刊征订黄金时段,区教育局专题发文,要求各办学单位除了做好党报党刊征订工作的同时,要一定做好教育类业务报刊征订工作,其中教育“两报两刊”要必订,具体指的就是《人民教育》《甘肃教育》和《中国教育报》《未来导报》,通过这“两报两刊”使全区教育工作者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把握全国教育改革的脉搏,立足甘肃教育实际,寻求规范办学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通过种种手段,目前《甘肃教育》杂志已成为基层老师们的“座上宾”,《中小学生天地》已成为全区中小学生们的“囊中宝”,《未来导报》己成为各班集体教室里的“作战图”。

 13.jpg

新任《甘肃教育》杂志社社长李晓东同志很谦虚,就办好刊物征求我们基层同志的意见。我也是鲁班门前弄大斧,不知是否成熟,在这里也一并说出来。作为省一级的教育专业刊物,一方面要提高杂志的权威性,要架好省教育厅、省教育工委乃至省委省政府和全省教育工作者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及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精准传递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动向,定期发布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对各专栏的文章,要优中选优,择优发表。各专栏的文章作者,要在该领域有一定的权威性。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每期每篇刊发稿件的质量,不能一味地增加数量,防止把刊物办成练笔园地。随着一线老师评定职称需要论文支撑的需求,诞生了很多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杂志报纸,方便老师的同时刊物质量受到挑战,《甘肃教育》杂志应尽量处理好办刊质量和服务基层的关系,要在“少而精”上下功夫,所刊发文章应对全省乃至全国相关课题研究中起到指导作用。第三是要有立足甘肃面向全国发行的战略思考,借鉴兄弟省份办教育刊物的经验,为甘肃教育工作者带来清新之风,把甘肃教育的成功之处推荐给全国同行。特别是《未来导报》完全可以办成一份全国性教育报纸,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做足文章,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项目设置专栏,用几年时间办成专业性报纸。

《甘肃教育》杂志历经四十年磨砺,取得了不凡业绩。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必将引领甘肃教育人再创辉煌!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宁路399号 联系电话:0931-8883786
甘肃教育社 版权所有 陇ICP备19004577号 广告发布登记号:620100002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