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

一弦一柱思华年——漫谈我与《甘肃教育》的情缘

来源:甘肃教育社

临洮县峡口镇峡口小学   彭清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生活细小的碎片,堆砌在一起,就如同锦瑟,时常奏起美妙的旋律,当我侧耳听清,这些旋律就会带我走进一段段回忆中。从教数十载,桃李芬芳的路上,我也彷徨过、失落后,但是最后,我都没有放弃。天色,渐渐暗了,我走在学校的小路上,思绪渐渐开始飘散......

一、点亮灯塔,指明方向

回想,我刚刚步入教育岗位的时候,对一切都充满希望,同时又有所彷徨,希望是因为我的一腔热忱、彷徨是因为缺乏执教经验,总是担心自己出错。无数个夜里,我努力在台灯下,不断翻看前辈的笔记,搜集相关的书籍、刊物,希望能够通过阅读、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积累更多教育教学的技巧和方法。学习上的辛苦,我从来都不怕,为了自己心爱的教育事业,我不会轻言放弃。但是,学生们的不理解,往往让我灰心丧气,每天大量的工作,以及夜晚的学习,已经让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我应对不暇,白天在学校中,学生们还时常不听管束,这更是让我心力交瘁。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我,就像一只迷途的小羊,找不到前行的方向,一直在告诉自己,要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坚持努力下去,但是,缺少方法和经验的我,依旧被困在一个小小的圆圈里,一边心急如焚、一边看不到出路。

但是,一个安静的夜晚,我翻开了《甘肃教育》,书中的很多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经验,让我茅塞顿开,对于当时我的来说,《甘肃教育》就是我航海的舵盘,为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阅读《甘肃教育》我如沐甘霖,一边汲取着里面的教学经验,一边跟自己的教育教学现状相联系,不仅解决了很多工作的问题,而且也使我的内心更加丰富,信仰更加坚定。

我至今依然记得,其中有一篇《爱心·诚心·细心——小学班级管理的三个支点》的文章,它教会了我管理学生、管理班级的方法,让我从错误的管理方式中跳脱出来,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和价值,在管理中我懂得了尊重我的学生,和他们平等交流互动,从而大大提升了班级管理实效,我也与学生们建立了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另外一篇《心和梦想一起飞-记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胡茂林》,也使我受益匪浅,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一切以生为本”,为了帮助贫苦学生完成学业,并顺利找到工作,胡茂林教师积极与合作企业领导沟通,在大雪封路的年三十他和他的学生们就在实习公司的食堂里一起吃年夜晚,一切欢度春节,他的举动不仅感动了他的学生,也感到了企业领导和员工。

阅读了他的事迹之后,我深深感悟到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我总是急于获得成果,却忽视了自己与学生的沟通,没有从学生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如果我能够像文章中胡茂林教师一样,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那么相信我的学生一定会更加信任我、爱戴我,也会更加愿意听从我的教诲,配合我的工作。

直至今日,我都非常感谢《甘肃教育》这本期刊,它为我打开了教育之路的一扇窗,让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在阅读《甘肃教育》的过程中,吸取了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也解开了很多教育管理的疑惑,这对于一名刚刚步入教师岗位的年轻教师来说,真的是受益匪浅。

二、由此结缘,华年相伴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与《甘肃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平日里勤于工作,在闲暇时间就会翻看《甘肃教育》,每一期的杂志我都不会错过,慢慢的,我对《甘肃教育》的了解越来越深。

《甘肃教育》期刊创办于1999年,创刊之初,它就如一棵刚刚绽放新绿的小树,向着阳光处不断成长,根在土里越扎越深,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现如今它陪伴着我度过了无数个迷茫的夜晚,解答了我许多学术上的疑惑,为我国的教育教学事业点亮了星火。

《甘肃教育》的期刊内容紧跟学术前言,与读者贴近,涉猎领域广泛,包括高等教育、幼儿教育、成人教育等等,同时,结合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宣传最新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积极探索教育改革、研讨教育思想、传播教育信息、表彰先进典型,我通过阅读这些文章,不仅心灵得到了洗涤,而且教学经验也更加丰富,教育思维更加开阔,教学创新、教学研究的动力和信心也因此得到提升。

我常常徜徉于《甘肃教育》的花园里,阅读到自己喜欢的文章时,我总是兴奋欢喜得夜不能寐,急于将其中的先进教育理论、教学理念应用于实践之中,我不会放过每个细节,经过反复阅读、品味,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感悟,我认识到,教育是我一生的事业,在从事教育的路上,故步自封不可取,我要打开思路,勇于批判和创新,这样才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慢慢地,我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获得的荣誉也更多。

教学荣誉的获得,并不是我要追求的,我的追求在于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在阅读和学习《甘肃教育》的过程中,我不断成长,我的教学经验在丰富,我的专业能力、品德修养也在完善。其中《传承中华文化,落实立德树人》,《坚持立德树人 追寻高尚师德》、《师德修养:教育人生的永恒追求》等多篇文章,让我知道了师德的重要性,也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人名教师,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能够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这正是因为我懂得这些,我在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才会更加尊重学生的想法,也能够更加深切的体会到学生的心声,我愿意做他们人生路上的明灯,为他们指明前行的方向;也愿意做他们求学路上的路标,让他们少走弯路。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甘肃教育》让我更好的修炼自己,也让我能够不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甘肃教育》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安静的夜晚和黎明,华年幸而有它,没有虚度。

三、韶华易逝,深情永存

岁月流逝,转眼间《甘肃教育》已经创刊40周年,作为《甘肃教育》的忠实读者,在其40周年创刊之际,内心百感交集,急于将多年的感谢之情表达出来,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以这篇小小的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与喜爱。

自从初入教育岗位,拜读《甘肃教育》之后,我便与它结下了情缘,从那时开始,我几乎每一期刊物都阅读,对其中的很多文章也非常熟悉。有的文章给了我莫大鼓舞,让我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以真诚的笑脸去迎接的我学生;有的文章使我豁然开朗,解决了我执教路上的难题,我的心情更加放松,教学热情更加高涨,对未来的教育之路也充满了信心;有的文章让我茅塞顿开,学习到了很多前沿的教学理念、教学技术,对国家教育改革方向以及未来的教学走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这些都是我国教育生涯规划的参考和依据。

辗转40年,人事变迁,唯有《甘肃教育》依旧保持初衷,一直不断的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支持和导向,在我们彷徨时给我们鼓励,在我们低落时给我们力量,在我们迷茫时给我们警醒,在过去,它陪伴我走过教育岗位的年年月月;在未来,它是我常看常新的精神食粮。

历经40载,《甘肃教育》一直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严格的录入标准,不仅文稿资料可靠、完善,而且数据准确,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们教学研究、教育革新的可靠参考。

幽幽数十载,辗转思华年,我很庆幸,在我初入教育岗位之时,就遇到了《甘肃教育》,对于我来说,它不仅仅是一本书,亦或一本杂志,它是我多年的好友,也是教导我、引领我的智者,在我国遇到学术难题的时候,它会点醒我;在我疲累的时候,它会温暖我。阅读《甘肃教育》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未来的每一天,都会有它相伴。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宁路399号
广告发布登记号:620100002
甘肃教育社 版权所有
陇ICP备19004577号—2